明升体育官网_明升体育备用网址@

图片

倾注匠心匠艺 锤炼绝活绝技——第十六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风采
发布日期:2023-05-25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打印本页

 

劳动创造幸福,实干成就伟业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希望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,诚实劳动、勤勉工作,锐意创新、敢为人先,依靠劳动创造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,在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。

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、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。近日,第十六届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,30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和295名全国技术能手受到表彰;他们是爱党报国的奋进者、勇于创新的开拓者、工匠精神的践行者。

本报记者走近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,倾听他们干一行、钻一行的奋斗故事,感受他们技能成才、技能报国的赤子情怀,抒写他们挑战自我、勇于突破的拼搏精神……

——编  者  

 

成长:把看似枯燥的工作变得有趣

“做技能工人就像加工毛坯一样:只要认真钻研,铁疙瘩也能变成精密件”

走进嘈杂的智能制造装备车间,穿过由大大小小的机床、高高低低的工具架围成的一角,记者见到了北京北方车辆集团首席技师、数控铣工马小光(图①,张劲雄摄),他静静地站在工作台前,认真翻看图纸……

“小光,小光!”同事喊了他几声,他才回过神来。“马小光有个‘绝活’,他能‘听’出刀具磨损的程度。”同事笑着说,“中华技能大奖,可不是白得的!”

的确,从普通学徒到大国工匠,哪有那么容易?

1998年进厂,马小光的第一份工作是电极钳工。加工石墨电极会飞溅大量粉末,下料、画线、锉削等工序都得手工独立完成,每天忙完,全身上下灰扑扑的。

一台铣床、一个计算器、一把锉刀,就是马小光每天的伙伴。他一有空就搬来毛坯件练习。5年,记不清用钝了多少锉刀,在铣床边度过了多少日夜,马小光终于掌握各项要领。

“正是这段经历,让我把基本功融会贯通了。”马小光说,“做技能工人就像加工毛坯一样:只要认真钻研,铁疙瘩也能变成精密件,发挥大作用。”

“认真钻研”的背后,是兴趣使然。机修钳工王树军(图③,受访者供图)就是如此。1993年,王树军成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车间机床维修工。手握钳具、调修设备,很多人觉得枯燥,但他觉得很有趣:“每个零件都是独立的个体,经过我们的手,它们摩擦、碰撞、重组,诞生出一个新形态。这不是很有意思吗?”

王树军头一次见到内燃机加工中心,心想:“这么‘高大上’的设备,啥时候我也能保养这位‘新朋友’就好了。”王树军学的是钳工,他利用业余时间,报班上课、查阅资料,一点点认识这位“新朋友”。不仅“新朋友”变成了“老朋友”,他还帮这位“朋友”实现升级。如今,王树军已攻破多项高精尖重型机车内燃机精密修复技术难题,成为公司首席技师。

为了心里放不下的陶瓷工艺,20多年前,陶瓷成型工占绍林(图④,受访者供图)曾两次“拜师学艺”。出生于江西省鄱阳县的他,小时候跟叔叔到景德镇生活。占绍林最初学的是修坯,景德镇瓷以“薄如纸”闻名,考验的不仅是心手合一的功夫,更是极大的耐心和毅力,占绍林年纪小,很快就放弃了。回到老家以后,占绍林辗转反复:修坯做不得,那试试拉坯呢?于是,他再次回到景德镇。这一次,他咬紧牙关,“瓷泥采用的是珍贵的高岭土。为了能反复练习,我冬天零下几摄氏度光脚踩泥,把废泥也利用起来。”占绍林说。“要是一个月还拉不出像样的器件,就回家去。”因为师父的这句话,他从下午5点一直拉到第二天凌晨5点,直到拉出了四五个同样大小、厚薄的坯,才让师父满意。

“功夫下到极致,才能在技艺上前进一大步,工作也才更有成就感。”占绍林感慨。

攻关:把别人认为的不可能变成可能

“一遍遍尝试,失败了无数次,夜里做梦都在想方法”

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中车唐山公司”)组装厂房,一辆新型都市快轨列车下,中车首席技能专家、机车车辆管道工苏健(图②,王卫平摄)一手扶着直径42毫米的管路,一手拿起1米长的加长扳手不停地紧固连接处。“常规的扳手长度只有40厘米,无法满足大直径管路的用力要求。”为此,苏健为扳手特制了一个加长套管,解决了用力问题。

对大国工匠、能工巧匠来说,创新是一种态度和习惯。哪怕用“笨办法”,也要把别人认为的不可能变成可能。

2007年,中车唐山公司开始第一批高速动车组列车生产。“不像传统的铁路客车弯管可以手工制作,动车组弯管的制作需要依赖数控弯管机。金属材料有回弹性,需要在使用数控机进行弯管时,人工输入补偿数据。”苏健说,“这些管路组成了动车组重要的‘神经系统’,但纯靠经验调总是有偏差。”

苏健想来想去,只有一个“笨办法”:他带着几名技术骨干,吃住在厂区,针对14类不同直径、22种不同弯曲半径的原料管,花了将近一年时间,利用生产之外的时间,进行4500多次实验,共收集了1.2万多个弯管补偿数据,最终建立“高速动车组数控弯管角度回弹补偿数据库”,把弯管角度偏差控制在0.1度以内,椭圆度变形控制在0.5%以下,远高于国家标准。

马小光也是个愿用“笨办法”的人。2002年,车间第一次引进数控机床,但大家都没能顺利做出产品,有些人说根本不好用,马小光却主动认领了这个难题。缺乏刀具,他就拿手磨刀具一点点试;不懂编程,就捧起书本一页页学。他还攒了半年工资,买了台电脑学计算机绘图。

“我还记得一个叫G42的指令,用起来复杂,却是控制机床加工精度的关键。”马小光说,“一遍遍尝试,失败了无数次,夜里做梦都在想方法。”2006年,他用数控机床成功加工出一套平衡器锻造模具。过去,十几个工人要为此忙活两个月,现在一台机床两周就完成了,效率大幅提升!

传统陶瓷如何创新?在一次交流活动中,占绍林注意到:一位外国艺术家做的陶器作品,比如动物、人像等,都是一次拉成的。而传统的陶瓷大件,要分成几部分分开来做,再组合到一起。“三分拉,七分修”,景德镇瓷泥软黏,坯胎更厚,也就更费泥料和时间。“能不能一次成型呢?”半根锯条,一双巧手,力度、水分、干缩比等每个要素都要非常精细……经过反复尝试,占绍林终于成功采用本地瓷泥一次拉成线条流畅的三层结构器物。

传承:把自己积累的经验变成教材

“每个案例,我都标注得尽可能详细;每写一次,就好像重新修了一次”

“嚓——嚓——”故障灯亮起,一名年轻人一路小跑,急慌慌地找到王树军,“王师傅,南二的刀断了,您快去瞧瞧!”抄起手套,戴上帽子,王树军手一挥:“走!”

“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,帮助年轻人成长。”2013年,以王树军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成立,他举办“维修课堂”,每年授课240课时,还利用业余时间,写下十几万字的业务笔记。“每个案例,我都标注得尽可能详细;每写一次,就好像重新修了一次。”王树军把这本笔记送给学员们,“这就相当于有了教材。”

“不能止步于‘坏了什么修什么’,还得学会‘需要什么造什么’。”近几年,王树军带领工作室开展自动化改造项目,鼓励学员发挥个性和特长,进行产品改良。

2016年,潍柴推出一款自主研发的大功率产品——WP9H/WP10H。“虽然内燃机性能迈向高端,但起初设备的产能跟不上,必须改造升级。”王树军说。图纸画了一张又一张,尺寸改了一次又一次,他带领团队先后升级各类设备20台、自制设备33台,将日产能从100台提高到120台,缩短市场投放周期6个月,年创造效益达1.44亿元。

“正是工作室前些年的创新经验,给了我们大胆改造的底气。”王树军说。

做讲座、写教材、带团队,和王树军一样,许多大国工匠、能工巧匠都在完成本职工作之外,更多地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。

云南砚山土陶、福建南平建盏、浙江龙泉青瓷……过去3年,占绍林到各地的窑口走访调研,传帮带的脚步走向全国各地。“想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带动整个行业发展,必须走出去,互相提提建议,共同进步。”今年2月,占绍林组织了一支包括美术、设计、烧窑等工种在内的团队,前往云南砚山交流。“如何创新技法提高拉制的效率?如何改变造型设计满足年轻人的喜好?”占绍林说,“我们思考,产品用料、烧窑方式、装饰设计,都可以更新一下,以便更好适应市场变化。”

今年,占绍林收了8个徒弟,全都来自内蒙古、福建、河南等外省份,“他们都有很好的艺术功底,我希望能把他们培养成为当地的带头人。”

“这几年,感觉自己越来越忙了。”马小光说,2018年,工作室成立之后,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培养更多“知识型、技能型、创新型”新时代技能骨干。桌上的日历本,密密麻麻画满了圈和勾。除了编写教材、举办讲座,他还指导很多年轻人在各类技术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。他已带领团队先后完成无人车行走系统等200多项重点攻关项目,取得工艺创新成果30项,获得国家专利20项。

2012年,苏健成立工作室,负责动车组制动管路相关技术的研究;随着骨干成员的增加,技能攻关和人才培养的范围逐步扩大到了整个组装系统。11年来,工作室编制11册约10万字的教材,组织开展技术操作创新1200多项,获得国家专利授权51项。得知自己荣获中华技能大奖的那一刻,苏健激动不已:“荣誉是属于集体的,也是属于过去的。未来,我们还要继续勤钻研勇创新,大力弘扬工匠精神……”想必这是所有获奖者共同的心声吧。(邱超奕 邵玉姿 王丹 李蕊)